12月14日,是三峽工程開工紀念日。從論證階段到運行10年,三峽工程始終是輿論的焦點。
  興建20年、樞紐成功運行10周年,暨連續4年成功實現175米蓄水之際,新華社記者走進國務院三峽辦、水利部、長江水利委員會、中國工程院、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等單位,向權威專家請教,並走訪了三峽壩區、庫區及下游多個地方,試圖梳理解讀籠罩在“三峽工程”上的是是非非的焦點問題。
  泥沙淤積埋大壩?
  泥沙淤積問題是三峽工程最主要的技術問題之一。
  面對泥沙問題,三峽水庫採用“蓄清排渾”的方法,即在汛期時加大排水量使渾水出庫,在枯水季節大量蓄積清水,以此減少泥沙在水庫內的淤積。
  近年研究表明,三峽水庫泥沙入庫量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。根據中國工程院2013年評估報告,自三峽水庫開始蓄水以來(2003年至2012年),入庫年均水量變化不大,但入庫年均沙量為2.03億噸,為1990年前均值的42%。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,三峽水庫上游來沙減少趨勢仍然持續,2009年至2012年的年均入庫懸移質輸沙量為1.83億噸,僅為1990年前均值的38%。
  地質災害因水起?
  三峽蓄水以後,庫區地質災害情況如何?
  統計數據顯示,2008年9月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至2012年8月31日,三峽工程庫區共發生新生地質災害災險情401起,其中湖北庫區112起,重慶庫區289起。
  在這401起地質災害險情中,絕大部分發生在試驗性蓄水第一年(2008年),占總數的83%。此後,隨著庫岸逐步趨於穩定,地質災害發生率銳減,並漸趨平緩。
  蓄水誘發大地震?
  近年來,一旦我國西部地區發生強震,就有人把矛頭指向三峽工程。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客觀事實?
  監測數據表明,三峽工程蓄水期間水庫地震活動以微震和極微震為主,主要由岩溶、礦洞浸水引發。蓄水後記錄到的地震以初期2008年11月的M4.1級(相當於ML4.6級)為最大,遠小於初步設計論證報告中給出的“可按M5.5級考慮”的預測值。
  對於汶川地震、蘆山地震等西南強震是否由三峽水庫誘發,專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。
  2008年“5·12”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北部邊緣的龍門山地震帶,屬地下深層次板塊碰撞的結果。而三峽大壩所在的黃陵背斜屬於揚子準地臺中部的上揚子台褶帶,兩者所處的區域構造條件截然不同,完全沒有區域構造上的聯繫。
  高壩阻斷環流路?
  三峽水庫蓄水以來,正好是庫區及其周邊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的時期,如2006年川渝大旱、2009至2010年西南地區乾旱以及2011年長江中下游冬春嚴重乾旱等。“三峽大壩阻斷大氣環流影響周邊氣候”的說法甚囂塵上。
  “大氣環流的垂直高度為3000米,三峽大壩高度僅180多米,三峽大壩根本不可能阻擋或阻斷大氣環流。”中國三峽集團總經理陳飛說。
  中國氣象局專家表示,近年來三峽庫區及周邊地區的極端天氣氣候,與東亞大氣環流、海表溫度變化以及青藏高原熱力異常等因素的關係密切,但與水庫蓄水未發現直接聯繫。
  兩湖喊渴伏危機?
  近年來,洞庭湖、鄱陽湖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數次嚴重旱情,一些觀點認為這與三峽蓄水有很大關係。
  中國工程院的評估報告對此做了詳細的分析:“三峽水庫調度對洞庭、鄱陽兩湖水資源利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汛後蓄水期間,長江幹流水位下降,經荊南三口進入洞庭湖的水量減少,兩湖出湖水量增加,枯水期提前,枯水位降低,對灌溉、供水及生態環境用水產生一定影響。”
  珍稀物種今安在?
  三峽工程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一直是社會關註的熱點話題。
  中國工程院的試驗性蓄水階段性評估報告顯示,長江上游幹流江段的特有魚類資源發生了較大變化,主要表現為種類減少、種群空間分佈改變、種群數量變動。魚類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也有差異,如中華鱘在葛洲壩截流後迅速適應環境,在壩下形成了新的產卵場。
  黃金水道攔腰斷?
  近年來,三峽大壩船閘時常出現大批過壩船舶待閘的現象,不少人開始懷疑三峽工程對長江黃金水道的影響。
  統計數據顯示,1949年,長江幹線貨運量僅191萬噸;葛洲壩樞紐通航後,2002年該區段的貨運量達到最高值1800萬噸。三峽船閘通航使得長江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以上。2011年通過船閘貨運總量達到10033萬噸,提前19年實現船閘年單向5000萬噸的設計通過能力指標。
  2008年至2012年試驗性蓄水期間的年均通航率為96.25%,高於84.13%的設計指標,相當於每年多運行了1000餘小時。
  專家表示,要推廣和普及船型大型化、標準化、系列化,縮短閘次間隔時間,提高閘次利用率,增加平均每閘次船舶載重噸,進而提高通過能力,拓展三峽工程航運效益。
  壩下河勢會“巨變”?
  三峽工程運用後,因清水下泄,水流挾沙能力增大,長江中下游的河勢是否穩定,護岸工程的“崩岸”問題是否可控,廣受社會關註。
  專家指出,這個問題在三峽工程論證階段已經作出預測。實測資料表明,三峽水庫自2003年蓄水以來,壩下游河道沖刷主要發生在宜昌至城陵磯河段,全程沖刷已發展到湖口以下,沖刷的速度和範圍大於論證階段的預計,但河勢總體上尚未發生巨大變化。總的來說,論證階段的結論基本上是正確的。
  由於近岸河床明顯沖深,護岸工程下部的岸坡變陡,故“崩岸”現象較蓄水前有所增多,但大部分仍發生在蓄水前的原崩岸段和險工段。由於護岸工程在1998年大洪水以後不斷興建和加固,加之在發生崩岸時及時搶護,故三峽工程蓄水以來長江的中下游堤防未發生重大險情。今後通過加強河道監測,實施荊江河段河勢控制應急工程,可以保證堤防安全。據新華社電  (原標題:三峽工程之“是與非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j13ejw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